電話:0531-85972576
傳真:0531-85972576
手機:13969119234
聯系人:李經理
網址:http://www.deasr.com
地址:濟南市天橋區黃崗工業園
環保行業研究之膜法水處理行業發展分析
在水資源短缺、水質污染嚴重、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,用水需求的持續增長使水資源供給面臨嚴重供需矛盾。綜合來看,以水處理為主要手段的水資源循環利用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。因此,在未來較長時間內,水處理行業將保持剛性需要屬性,同時維持高關注度和高景氣度。
從狹義上來講,水處理一般指污水處理;從廣義上看,水處理可以外延至給水處理、水務運營、污泥處理、中水回用、膜法水處理、海水淡化、黑臭水體治理、城市給排水規劃、海綿城市等諸多概念。隨著國民經濟發展,居民環保意識增強,環保治理理念從“總量控制”向“質量控制”轉變,我國水處理行業正在經歷從“狹義水處理”向“廣義水處理”的演進過程。
由于這種轉變,市場的熱點聚焦在“膜法水處理”、“海綿城市”、“污泥處理”和“黑臭水體治理”等專業化程度更高,更講求治理效果的細分領域。本篇報告選取“膜法水處理”和“海綿城市”兩個熱點領域作為研究對象,對行業現狀進行梳理。
由“狹義水處理”向“廣義水處理”演進
膜法水處理相對于傳統水處理方式具有能耗低、工藝簡單、運行穩定和出水水質高等諸多優勢,已經在很多領域獲得推廣應用。隨著環保指導思想向“質量化”轉變,污水排放指標趨嚴,預計膜法水處理行業仍將保持20%以上高速增長,年產值有望從2015年的850億元,增長至“十三五”末的約2000億元。
膜法水處理技術優勢明顯,應用領域廣闊
膜是一種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,形式可以是固態、液態或氣態,存在于兩流體之間或附著于支撐體或載體的微孔隙之上。膜分離技術是指以膜為分離介質,通過在膜兩側施加推動力(如濃度差,壓力差或電位差),使原料側組成成分選擇性地通過,達到分離提純作用的一種方法。
膜分離技術原理
膜法水資源化是膜分離技術的主要應用;膜法水資源化技術應用廣泛
目前水處理是膜分離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,約占其市場份額的85%,另外15%應用于工業生產及其他領域。與傳統技術相比,膜法水處理具有諸多優勢:膜分離過程中不發生相變,能耗較低;在常溫下進行,不消耗熱能;不需要投加其他物質,不帶入二次污染物,節省原材料和化學藥品;分離和濃縮同時進行,可回收有價值的物質;分離裝臵簡單,操作容易,運行穩定,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;可達到更優質的出水水質等。
從產業應用來看,一般可以從制造材質、膜形狀和孔徑尺寸等維度對膜進行分類:
根據制造材質不同,膜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。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,玻璃膜,金屬膜,其過濾精度較低,選擇性較小;有機膜由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,如聚偏氟乙烯(PVDF)、聚氯乙烯(PVC)、聚醚砜(PES)、聚砜(PS)、醋酸纖維素(CA)等,由于有機膜過濾精度較高,選擇性大,廣泛應用于水資源化領域與工業特種分離等領域。目前大型水處理方案中使用較多的為偏氟乙烯(PVDF)、聚醚砜(PES)材質制作的微濾/超濾膜元件,反滲透膜的制造材質多為醋酸纖維素(CA)等。
按照制造材質,對膜進行分類
根據不同形狀,膜可以分為中空纖維膜、平板膜、管式膜和卷式膜。膜的形狀是由制作和裝配工藝決定的,中空纖維膜在水處理應用領域使用廣泛,平板膜一般僅在水資源化領域中的部分工藝中使用,如部分膜生物反應器(MBR)中,管式膜則主要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和高固含量液體分離。
中空纖維膜在水處理中應用廣泛;平板膜常用于膜生物反應器
按照孔徑尺寸由大到小,可把膜分為微濾(Microfiltration,MF)膜,超濾(Ultrafiltration,UF)膜,納濾膜(Nanofiltration,NF)和反滲透(ReverseOsmosis,RO)膜。過濾效果隨孔徑尺寸縮小層層遞進,微濾膜可用來去除懸浮顆粒物,細菌,部分病毒和大尺寸膠體;超濾膜能夠去除膠體,蛋白質,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;而如果要去除溶解性鹽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則需要使用反滲透膜。目前在水處理領域,應用較多的是超濾膜、微濾膜和反滲透膜。
膜過濾效果隨孔徑尺寸縮小層層遞進
